黑龙江降水工程是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时,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降水和排水措施。以下是关于降水工程的详细解释:
定义
降水工程是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由于开挖深基坑导致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在压差作用下不断渗流入基坑。为避免基坑浸水、改善施工条件、保持地基承载力,以及防止因动水压力作用导致的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常见做法
集水明排降水法:通过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
降水井降水法:
真空井点降水:利用真空泵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喷射井点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为8~20m。
管井降水:深井降水法,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大于10m。
电渗井点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小于10^(-6)cm/s,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降水费用
降水费用主要包括凿井费用、设备安装费用和降水费用(抽水)。降水分成井和安装排水设备两个阶段进行,一井一泵一出口管,周边设排水池,根据涌水量确定泵的直径。
实例
以大虎山公铁立交桥基坑施工降水方案为例,工程面临地下水位较高的问题,采用明挖法施工,通过精确计算基坑涌水量,设计了相应的降水方案,确保了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
降水工程是确保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深基坑时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集水明排降水法和降水井降水法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避免基坑浸水等问题。在降水工程实施过程中,需精确计算涌水量,设计合理的降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高效进行。